1、 “来日绮窗前,寒梅着花未”—— 王维《杂诗三首》
来源XMJuzi.com
作者:王维(701-761),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,诗画双绝,有 “诗佛” 之称。《杂诗》写于安史之乱前,以问答体表达游子对故乡的牵挂。
人物:王维与故乡亲友,借 “寒梅” 这一意象,以小见大展现盛唐文人的乡愁。
来源xMjuzi.com
时代:开元盛世,社会安定,文人多抒发闲情逸致,王维诗风清幽淡远。 xmJuzi.com
2、 “相思***多少,地角天涯未是长”—— 张仲素《燕子楼》
作者:张仲素(约 769-819),中唐诗人,以边塞诗和闺怨诗见长。《燕子楼》组诗创作于 815、年,受白居易赞赏并和诗。 Xmjuzi.com
人物:关盼盼,唐代徐州名伎,张愔妾,张愔死后独居燕子楼十五年。此句为张仲素代其抒发对亡夫的思念。
来源xmjuzi.Com
时代:中唐社会由盛转衰,士大夫阶层追求 “节妇”“烈女” 形象,关盼盼故事成为道德典范。
来源xmjuzi.Com
3、 “从此无心爱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楼”—— 李益《写情》
作者:李益(约 748-829),中唐边塞诗人,以七绝见长。《写情》写于 8、世纪末,相传为其失恋后所作,以决绝语言表达痛苦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李益与恋人,“良夜”“明月” 的美好与 “无心爱” 形成强烈反差,展现中唐文人的情感张力。
小美xmjuzi.com句子
时代:安史之乱后,社会动荡,文人多陷入个人情感的纠葛。
内容来自xmjuzi
来源xmjuzi.Com
4、 “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”—— 张籍《秋思》
作者:张籍(约 767-830),中唐新乐府运动骨干,与王建并称 “张王乐府”。《秋思》写于 815、年前后,以白描手法刻画游子心境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客居洛阳的张籍,因秋风触发思乡之情,“意万重” 暗含中年漂泊的复杂心境。
时代:安史之乱后,人口流动频繁,羁旅诗成为中唐诗歌重要主题。
来源xmjuzi.com
5、 “夫死战场子在腹,妾身虽存如昼烛”—— 张籍《征妇怨》
作者:张籍(约 767-830),中唐新乐府运动骨干,《征妇怨》创作于 814、年,以战争为背景展现民生疾苦。 小美句子(xmjuzi.com)
人物:唐代征妇,通过 “昼烛” 的比喻,揭露战争对普通家庭的摧毁。 小美xmjuzi.com句子
时代:安史之乱后,藩镇战争频发,张籍的诗成为现实主义的代表。
6、 “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”—— 张籍《节妇吟》
作者:张籍(约 767-830),中唐新乐府运动骨干,《节妇吟》创作于 813、年,以婚姻隐喻政治立场。
来源xmjuzI.com
人物:坚守贞节的已婚女子,实则暗喻张籍拒绝藩镇李师道的拉拢,体现文人的气节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中唐藩镇割据,文人在政治斗争中面临抉择,张籍的诗成为委婉拒绝的典范。
7、 “唯将终夜长开眼,报答平生未展眉”—— 元稹《遣悲怀三首其三》
作者:元稹(779-831),中唐诗人,与白居易并称 “元白”。《遣悲怀》写于 811、年,悼念亡妻韦丛,以真挚情感著称。
来源xmjuzI.com
人物:元稹与韦丛,通过 “长开眼” 的细节,展现唐代文人对亡妻的愧疚与思念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中唐社会动荡,文人多借悼亡诗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
8、 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—— 杜秋娘《金缕衣》 Xmjuzi.com
作者:杜秋娘(生卒年不详),唐代歌妓,《金缕衣》为其代表作,以劝诫口吻表达对青春的珍惜。 xmJuzi.com
人物:杜秋娘自身,作为唐代歌妓,她的诗反映了底层女性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。
时代:唐代社会开放,歌妓文化繁荣,杜秋娘的诗成为乐府诗的经典。
来源xmjuZi.com
xmJuzi.com
9、 “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”—— 刘禹锡《望洞庭》
来源xmjuzI.com
作者:刘禹锡(772-842),中唐诗人,参与 “永贞革新”,诗风豪迈,有 “诗豪” 之称。《望洞庭》写于 824、年谪居和州期间,借山水抒怀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诗人自身,以空灵笔触描绘洞庭湖月夜,暗含对宁静超脱的向往。
时代:安史之乱后,藩镇割据,文人多借山水逃避现实,刘禹锡此诗为中唐山水诗典范。 xmJuzi.com
10、 “相恨不如潮有信,相思始觉海非深”—— 白居易《浪淘沙》
来源XMjuzi.com
作者:白居易(772-846),中唐诗人,新乐府运动倡导者。《浪淘沙》创作于 824、年,以潮水比喻爱情的无常。
小美xmjuzi.com句子
人物:唐代女子,通过 “潮有信” 与 “海非深” 的对比,表达对爱情的失望与无奈。
时代:中唐社会矛盾激化,白居易的诗成为反映民生的重要载体。
11、 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—— 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李商隐(约 813-858),晚唐诗人,以朦胧隐晦的 “无题诗” 著称。《夜雨寄北》写于 851、年,时在梓州幕府,借雨夜思念妻子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李商隐与妻子王氏,“共剪西窗烛” 的想象,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夫妻恩爱的经典画面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晚唐藩镇割据,宦官专权,文人多感时伤世,李商隐诗风哀婉深沉。
来源xmjUzi.com
12、 “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”—— 范仲淹《苏幕遮・怀旧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范仲淹(989-1052)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“庆历新政” 领袖,词风苍凉悲壮。《苏幕遮》写于 1040 年前后,借秋景抒发乡愁与报国之志。
人物:范仲淹自身,“碧云天,黄叶地” 的壮阔秋景,暗含士大夫 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 的胸怀。
来源xmJuzi.com
时代:北宋外患频繁,范仲淹的边塞词开豪放派先河。
Xmjuzi.com
13、 “多情自古伤离别。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”—— 柳永《雨霖铃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柳永(约 984-1053),北宋婉约派代表,仕途坎坷,长期流连市井,词风俚俗细腻。《雨霖铃》相传为其离开汴京南下时所作,以离别写人生漂泊。
人物:柳永与恋人,通过 “执手相看泪眼” 的细节,展现宋代文人与歌妓的情感纠葛。
时代:北宋城市经济繁荣,市民文化兴起,柳永词成为勾栏瓦舍的流行曲。
14、 “一场寂寞凭谁诉。算前言,总轻负”—— 柳永《昼夜乐》
作者:柳永(约 984-1053),此句出自《昼夜乐》,以女性视角控诉爱情的辜负。
人物:宋代市井女子,柳永通过她们的口吻,展现社会底层女性的情感困境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北宋商业发达,勾栏瓦舍中的歌妓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。 来源xmjuzi.cOm
来源xmJuzi.com
15、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—— 柳永《凤栖梧》
来源xmJuzi.com
作者:柳永(约 984-1053),北宋婉约派代表,此句出自《凤栖梧》,以直白语言表达对爱情的执着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柳永塑造的痴情男子,突破士大夫 “发乎情止乎礼” 的束缚,反映宋代市民阶层的爱情观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北宋城市经济繁荣,柳永词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。
来源xmjuzi.Com
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16、 “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”—— 欧阳修《玉楼春》 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作者:欧阳修(1007-1072),北宋文坛领袖,诗***新运动倡导者。《玉楼春》创作于 1034、年前后,以理性笔触探讨 “情痴” 的本质。
人物:欧阳修自身,作为士大夫,他突破传统,肯定 “情痴” 的普遍性,暗含对人性的尊重。 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时代:北宋中期,理学萌芽,欧阳修的文学主张为后来 “文以载道” 奠定基础。
小美句子,分享好句子
17、 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—— 欧阳修《生查子》
作者:欧阳修(1007-1072),北宋文坛领袖,《生查子》创作于 1030 年前后,以清新笔触描绘青年男女的约会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宋代青年恋人,“月上柳梢头” 的场景,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爱情的经典画面。
时代:北宋社会相对安定,欧阳修的词反映了士大夫对世俗生活的关注。
18、 “相见争如不见,有情何似无情”—— 司马光《西江月》
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作者:司马光(1019-1086),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,主持编纂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西江月》创作于 1060 年前后,以理性笔触探讨情感与理智的冲突。
人物:司马光自身,作为理学先驱,他的词反映了士大夫对 “发乎情止乎礼” 的坚守。 内容来自xmjuzi
时代:北宋中期,理学兴起,司马光的词成为儒家伦理的文学表达。 来源xmjuzi.cOm
19、 “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”—— 晏几道《鹧鸪天三首其二》
作者:晏几道(1038-1110),北宋婉约派词人,晏殊第七子,家道中落后沉沦。《鹧鸪天》写于晚年,以自嘲口吻感叹相思的徒劳。
xmJuzi.com
人物:晏几道自身,作为没落贵族,他的词既有富贵气,又充满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北宋末年,社会矛盾激化,晏几道的词成为贵族文化衰落的缩影。 来源xmjuzi.coM
20、 “断无蜂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”—— 贺铸《芳心苦・杨柳回塘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贺铸(1052-1125),北宋词人,出身贵族,仕途坎坷。《芳心苦》借荷花自喻,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。
小美句子,分享好句子
人物:贺铸自身,以 “红衣脱尽” 的荷花象征高洁品格,暗含对官场污浊的不满。 Xmjuzi.com
时代:北宋末年,党争激烈,贺铸的词成为文人自我救赎的方式。 来源xmjUzi.com
21、 “鸳鸯俱是白头时,江南渭北三千里”—— 贺铸《惜余春・急雨收春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贺铸(1052-1125),北宋词人,此句出自《惜余春》,以鸳鸯比喻分离的恋人,暗含对人生的悲观。
人物:贺铸与恋人,“江南渭北” 的距离,反映北宋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漂泊。 Xmjuzi.com
时代:北宋末年,党争激烈,贺铸的词成为文人情感的宣泄口。 内容来自xmjuzi
来源XMJuzi.com
22、 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—— 马致远《天净沙・秋思》
小美句子,分享好句子
作者:马致远(约 1250-1321),元代杂剧家、散曲家,“元曲四大家” 之一。《天净沙》创作于元代中后期,以极简意象描绘游子漂泊。
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人物:元代 “断肠人”,作为游牧民族统治下的汉族文人,天涯漂泊暗含对文化身份的迷茫。
时代:元代社会等级森严,文人地位低下,散曲成为抒发抑郁的重要形式。 内容来自xmjuzi
23、 “瘦影自临***照,卿须怜我我怜卿”—— 冯小青《怨》 小美句子,分享好句子
作者:冯小青(约 1595-1612),明代才女,嫁杭州富商为妾,遭大妇嫉妒,抑郁早逝。《怨》为其绝笔诗,以自怜表达对命运的控诉。
人物:冯小青自身,通过 “瘦影”“***” 的意象,展现明末才女的孤独与才情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兴起,但女性仍受封建礼教束缚,冯小青成为 “才女薄命” 的象征。
24、 “长江巨浪征人泪,一夜西风共白头”—— 宋琬《江上阻风》 内容来自xmjuzi
作者:宋琬(1614-1673),明末清初诗人,“清初六家” 之一。《江上阻风》写于 1652、年,借长江风浪抒发亡国之痛。
人物:明末遗民,“西风共白头” 的意象,暗含对明朝的怀念与对清朝统治的不满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明清易代,社会动荡,宋琬的诗成为遗民文学的代表。 xmJuzi.com
25、 “人到情多情转薄,而今真个不多情”—— 纳兰性德《摊破浣溪沙》
小美句子(xmjuzi.com)
作者: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清代满族词人,以悼亡词著称。《摊破浣溪沙》写于 1680 年前后,以矛盾心理表达对爱情的怀疑。 内容来自xmjuzi
人物:纳兰性德自身,作为贵族子弟,他的词既有富贵气,又充满对人生的厌倦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清代初期,满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,纳兰性德的词成为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。 Xmjuzi.com
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26、 “壕村里夫妻别,泪比长生殿上多”—— 袁枚《马嵬》 Xmjuzi.com
作者:袁枚(1716-1798),清代诗人,“性灵派” 代表,主张写诗应抒发性情。《马嵬》创作于 1765、年,以对比手法批判帝王爱情的虚伪。 本文来自小美句子
人物:普通夫妻与唐玄宗、杨贵妃,袁枚通过 “泪比长生殿上多”,凸显民间疾苦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清代乾嘉时期,社会表面繁荣,袁枚的诗成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。 来源xmjuzi.Com
27、 “月色入高楼,相思两处愁”—— 秋瑾《菩萨蛮・寄女伴》
来源xmjuzi.com
作者:秋瑾(1875-1907),清末女革命家,“鉴湖女侠”,其诗词充满爱国情怀与女性觉醒意识。《菩萨蛮》写于 1904、年留学日本前,思念女友徐自华。
人物:秋瑾与女伴,通过 “月色”“高楼” 的意象,展现近代女性的友情与家国情怀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清末民族危机深重,秋瑾的词成为女性解放与革命的号角。 小美句子(xmjuzi.com)
28、 “嗟余只影系人间,如何同生不一样死?”—— 陈衡恪《题春绮遗像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陈衡恪(1876-1923),近代画家、诗人,陈寅恪之兄。《题春绮遗像》写于 1918、年,悼念亡妻范春绮,以直白语言表达悲痛。
人物:陈衡恪与范春绮,“同生不同死” 的质问,反映近代知识分子对传统生死观的反思。 Xmjuzi.com
时代:清末民初,西风东渐,陈衡恪的诗成为新旧文化碰撞的产物。
29、 “他生莫作有情痴,人间无地着相思”—— 况周颐《减字浣溪沙》
作者:况周颐(1859-1926),清末 “四大词人” 之一,词风哀婉。《减字浣溪沙》写于民国初年,以悲观笔触感叹爱情的虚无。 来源XMJuzi.com
人物:况周颐自身,作为清末遗老,他的词充满对旧时代的眷恋与对现实的绝望。 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清末民初,社会剧变,况周颐的词成为传统文化衰落的象征。 xmJuzi.com
30、 “相思树底说相思,思郎恨郎郎不知”—— 梁启超《台湾竹枝词》 来源xmJuzi.com
作者:梁启超(1873-1929),清末民初思想家、维新派领袖,与康有为并称 “康梁”。其诗多反映家国情怀与民间疾苦,《台湾竹枝词》创作于 1897、年,时值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,以民歌形式表达对宝岛的思念。
人物:一位台湾民间女子,以直白语言倾诉对情郎的哀怨,暗合当时台湾民众对祖国的眷恋。
来源xmjuzi.Com
时代:清末民族危机深重,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,竹枝词成为文化抵抗的载体。
小美句子,分享好句子
上一篇:“给老公又皮又可爱的暖心备注”
下一篇:超有梗の胡说八道文案
句子大全2022-10-21 15:03
句子大全2022-07-18 12:15
句子大全2022-09-15 12:36
句子大全2022-11-03 11:22
句子大全2022-11-08 11:28
句子大全2022-11-09 13:17
句子大全2022-11-03 12:47
句子大全2022-06-18 15:37
句子大全2022-10-09 00:00
句子大全2022-09-16 10:19
句子大全2022-08-13 13:47
句子大全2022-12-05 14:23
精彩评论